资讯中心 Info
当前位置:酷叮猫 > 资讯中心 >
浅析强基计划这柄“双刃剑”
发布日期:2022-06-21 12:03:04 阅读次数:1

浅析强基计划这柄“双刃剑”

高中生的多元升学途径之一的强基计划,已实施近三年,最近有来访的高中家长在沟通孩子的专业问题时,发现他们已经开始筹备强基计划的申请材料甚至笔面试内容,让我更为诧异的是他们依旧认为强基计划是大优惠,可以看出当初自主招生所带来的“红利”依旧影响着很多家长在一年一年的传给下一届。

强基计划实施以来的发展变化

政策刚出时,很多家长持观望态度,不确定是不是“螃蟹”。网上对这个计划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,那些吃到“红利”的孩子们也许正在埋头苦学乐在其中,而那些“吃了”但是发现不是自己口味的孩子,也有叫苦不迭的。首轮招生后,高校们也发现不论在模式和内容上都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,包括招进来的孩子在一学期的培养后效果并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,所以政策进行修正,优化成第二年的招生简章,做了以下的改变:

首先是针对培养模式,继续加大对被录取考生的培养支持,无论在师资和深造上都投入最佳的资源和最优待的模式。

其次是考虑到部分学生进入强基计划培养后不适应的问题,构建了动态退出机制,例如:

01

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的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提出,“鹿鸣书院强基班”实行年度考核制度,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训练,成绩不合格者或不能按强基计划方案继续学习者,退出强基班。同时,鹿鸣书院每年从理科各院系吸收优秀学生进入强基班。

02

中国人民大学表示,强基计划各专业实施动态考核与进出机制。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、课外研学情况、综合素养、学术导师意见等综合考核,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、相关领域学术潜力、综合发展能力。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学生应退出强基计划。同时新生入校第一学年后,将根据资源条件,在普通班学生中选拔适量优秀者进入强基计划。

03

上海交通大学也表示,实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机制,掌握学生动态给予最合适的培养方式;为学生打造多元化成才路径,鼓励院系实行“一人一案”的个性化培养。

当然最大的变化还是招生范围和入围比例,2020年该模式招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没招满,这在各类多元升学方式中,无论是自主招生、高水平系列、综合评价系列等模式下都是不存在的,所以2021年作了如下调整:

序号

高校名称

2021入围比例(倍)

2020入围比例(倍)

2021招生省份数量

2020招生省份数量

1

北京大学

6

5

全国

全国

2

清华大学

6

5

全国

全国

3

东南大学

6

4

/

13

4

华南理工大学

6

4

22

24

5

华中科技大学

6

4

18

18

6

南京大学

6

4

全国

全国

7

山东大学

6

4

/

30

8

上海交通大学

6

4

全国

全国

9

四川大学

6

4

25

/

10

天津大学

6

4

17

15

11

中国农业大学

6

4

20

6

12

中山大学

6

4

29

29

13

重庆大学

6

4

19

26

14

复旦大学

6

3

全国

全国

15

兰州大学

6

3

非全国

非全国

16

南开大学

6

3

非全国

非全国

17

厦门大学

6

3

非全国

非全国

18

中央民族大学

6

3

10

10

19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
6

4

/

30

20

北京师范大学

6

4

21

22

21

电子科技大学

6

4

10

11

22

武汉大学

6

4

30

/

23

西安交通大学

6

4

全国

全国

24

浙江大学

6

4

全国

全国

25

中国人民大学

6

4

22

22

26

同济大学

6

3

全国

全国

27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
6

3

全国

全国

28

中南大学

6

3

21

21

29

北京理工大学

6

4

26

27

30

大连理工大学

6

4

20

18

31

哈尔滨工业大学

6

4

30

22

32

华东师范大学

6

4

16

16

33

中国海洋大学

6

4

13

13

34

吉林大学

6

3

11

9

35

西北工业大学

6

3

10

10

36

国防科技大学

6

3

/

7

从表中,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院校都在2021年对招生省份进行了扩招,最终入围比例普遍调至5-6倍。

而没有招满的原因其实跟培养模式没有太大关系,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可报的专业的局限性。

基础学科≠无用学科

强基计划既然是强化基础,从高校放出来的专业基本都是基础学科,重点针对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哲学、古文字学等,但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,寒窗苦读12载,怎么甘心去坐这些基础学科的冷板凳,更多的考生还是更愿意去像计算机、金融等这种热门应用类专业,两类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差异显而易见。

基础学科的路途是漫长且毫不轻松的。以理科而论,生物化学著名天坑,数学物理相较于其他学科难度很高。在基础学科的科研方面,至少要走到博士毕业,现实来看,这时你的计算机同学也许已经有房有车了。而你作为科研民工只是刚刚起步。基础学科就像由人类所有知识堆积成的一座高耸的雪山,进入强基计划后(至少本科)你就无法在攀登路上回头。而征服这座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。以北大数院为例,无论是竞赛党还是高考生,都可以说是录取时最顶尖的那一批人,这样有着一定天赋的人,最终留在基础数学的比例也寥寥无几。

升学这件事,归根结底是信息不对称和自我认知不清晰的问题。而在多元招生途径中某些安排的不合理,排挤其他同样优质的选择权来满足某个选择权的狭隘思维,对于招生工作,只会造成学校和学生的两败俱伤,学校找不到合适的人,合适的人不敢拼。升学求稳,学校求准,两者之间需合理的制度来做好把握。

强基计划是需求,是机遇,也是双刃剑。

但这些的前提一定是它真的“适合你”么?